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等規定,為防止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破壞生態環境,要求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項目,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土壤環境影響評價,中科檢測服務范圍涉及: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程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環境影響評價等板塊。
環評報告表(書)編寫審批
一、辦理環保環評報告簡介
需要動工施建的項目,在報建當地規劃部門及國土資源部門的同時,同樣需要在環保部門進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驗收后才能正式動土施工, 辦理環保手續是指環境行政主體依當事方申請,就可能對環境產生消極影響的開發建設或排污行為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給予許可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根據污染的嚴重程度,環評報告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環評報告書:對周邊產生嚴重環境影響或嚴重污染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報告書;
(2)環評報告表:對周邊產生一般環境影響或一般污染的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報告表;
(3)環評登記表:對周邊不產生環境影響或不產生污染的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登記表。
二、企業需提供的基本資料
1、總人員:
2、占地面積、建筑、使用(分開寫明)
3、總投資
4、主要設備名稱、型號及數量
5、產品名稱及年用量
6、原輔材料名稱及年用量
7、生產工藝流程
8、年用水量、年用電量
9、項目四置圖
10、廠區平面圖
11、法人代表
12、營業執照或名稱核準通知書復印件
13、不涉密聲明
14、環保承諾文件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8條和第10條規定,國家和當地相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建設和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1、實施該項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2、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3、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辦理環評手續需要什么資料:
(1)工廠總人員:
(2)占地面積、建筑、使用
(3)總投資
(4)主要設備名稱、型號及數量
(5)產品名稱及年用量
(6)原輔材料名稱及年用量
(7)生產工藝流程
(8)年用水量、年用電量
(9)項目四置圖(東、南、西、北)
(10)廠區平面圖(衛星坐標圖)
(11)法人代表
1、環評驗收工作組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環評批復文件等要求對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形成驗收意見。
2、環評驗收報告和驗收意見公開結束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需登陸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相關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性、完成性和準確定負責。 建設單位于填報驗收信息后十日內,將驗收報告及驗收意見(一式二份)報送原環評文件審批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