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方法
點擊次數:554 更新時間:2024-10-11
在現代社會,水質公共衛生檢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飲用水水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50-2006)作為我國生活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技術規范,為水質檢測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依據。本文將圍繞這一標準,探討其內容和在水質公共衛生檢測中的應用。
GB 5750-2006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概述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50-2006)規定了生活飲用水的衛生和質量要求,確保人們飲用水的安全和衛生。該標準涵蓋了物理性狀、化學性狀、微生物學指標、放射性核素以及水質污染物等多個方面,為水質公共衛生檢測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撐。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標準
GB 5750-2006 標準內容包括了以下關鍵部分: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涉及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等,確保飲用水的基本感官接受性。
無機非金屬指標:包括總硬度、氯化物、硫酸鹽等,關注飲用水中礦物質的含量。
金屬和類金屬指標:如鉛、汞、砷等,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
有機物綜合指標:耗氧量、揮發性酚類等,評估水中有機物的污染程度。
有機物指標:涉及多種農藥、消毒副產物等,關注飲用水中有機物的安全性。
農藥指標:檢測水中的農藥殘留,保護消費者健康。
消毒副產物指標:評估消毒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消毒劑指標:確保飲用水消毒劑的合理使用,防止過量危害健康。
微生物指標:包括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等,評估飲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
放射性指標:關注飲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保護公眾免受輻射風險。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范圍
二次供水、市政供水、末梢水、水箱水: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色度,度(鉑鈷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耗氧量、氨氮、游離余氯、鉛、鐵、錳、水箱評價;
生活飲用水: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耐熱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溶解性總固體、耗氧量、揮發酚類、甲醛、總硬度、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六價鉻、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氟化物、硝酸鹽、氯化物、硫酸鹽、溴酸鹽、亞氯酸鹽、氯酸鹽、砷、鎘、鉛、汞、硒、鋁、鐵、錳、銅、鋅;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的重要性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對于確保飲用水安全至關重要。它不僅涉及到水質的直接檢測,還包括對水處理過程的監控和評估。通過定期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水質問題,預防水源性疾病的爆發,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
水質公共衛生檢測標準的最新發展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對健康影響認識的深入,水質公共衛生檢測的標準也在不斷更新。例如,2023年發布的新標準《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1~5750.13—2023)系列標準,對原有的檢測方法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以適應當前水質檢測的需求